close

1215  

 

孕婦在生產後的調理是懷孕生產過程中所必須的目的是讓子宮復原,身體恢復正常,所以在產後一個月都有坐月子的習慣,趁此來調理身體恢復體力改善體質

 

產婦從分娩至滿月為止,為期三十天產褥期稱之為「月內」,產後因其體力耗損、生產時的用力與出血,是處於氣血虛弱的狀態,而現代產科生理學也提出,產婦大約需要六至八週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懷孕前的生理狀況所以坐月子文化就是依此觀念,提醒產婦要有預防保健的觀念。

 

一般將產後的調理分為「一般性體質調理」及「產後併發症調理」。

以下僅對一般性體質調理來說明:

中醫認為,產後的基本生理變化為「虛」跟「瘀」。「虛」者,生產時的產傷和出血,使得產婦元氣受損,抵抗力減低,容易外受六淫之邪、內傷於七情飲食﹔「瘀」者,產後沖任損傷,惡露下行,離經之血多為瘀阻,遂成血瘀之證。因此,產後雖需大補,但必先逐瘀,瘀去才可調補,不可不慎。

 

 

產後調理的一般原則如下:

在產後一~二週之內服用生化湯幫助排除惡露,之後調補可依個人之體質選擇適合的中藥調理服用至坐月子結束。

1.      袪瘀生新 <生化湯> 為產後第一方,「生化湯」應用於產後子宮收縮、下腹痛及惡露不行,是產後必備之主藥。「生化湯」具有和血、通滯、養榮、消瘀血之功用,適用於產後胎盤殘留和子宮復舊不良等病症,一般自然產者服用7~10帖, 剖腹產5-7帖 即可

 

2.      婦人以血為用,產後去血過多,五臟虛羸,當以大補氣血為先。

因產婦在歷經懷胎十月及最後分娩,體力幾乎已耗盡;再加上分娩造成的子宮傷口,產後失血,所以子宮急須收縮復原,故藥補的焦點便在「補氣」、「補血」、「補腎」。處方可以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或六位地黃丸等來加減用藥。


產後坐月子期間生活起居之注意事項:
即使在夏天坐月子,也不可直接吹冷氣、洗冷水澡;冬天更要注意室溫,必要時可以空調來改善溫度及濕度。多休息,睡眠要充足,在產後兩週內不可做過重的家事,以防子宮脫垂;適度地運動可以幫助腹部收縮,可在室內稍做走動。多攝取溫熱、營養的食物,並多吃補血性溫的水果,如龍眼、櫻桃、葡萄等。

 

 

以上文章僅供參考,若有問題請找合格醫師諮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中醫 產後調理
    全站熱搜

    Dr.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